文:劉得印、邱榮舉(前臺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
一場大新竹合併的輿論高潮,在林智堅市長棄選之後逐漸降溫,但隨之而來的,關於北北桃選情的討論卻又熱烈起來,其中有關綠營桃園市長人選的部分,眾多政壇明星紛紛被點名,包括陳時中、林智堅、徐國勇等,要空降來桃園參選,媒體還引網路聲量的高低,來分析誰的勝算更大,仿佛他們只要想,就隨時可以變成桃園市長的強力競爭者,甚至橫掃群雄,囊括政權。
然而,只要分析最近幾次選舉結果就可以發現:閩客關係或許才是重點,客家族群集中區竟然就是選舉勝負的關鍵區,其中跡象最明顯的,就是南桃園的中壢、平鎮、楊梅和龍潭四區。2009年桃園升格前最後一場縣長選舉,鄭文燦以49559票之差敗給吳志揚,而僅僅這四個行政區,鄭文燦就輸了53179票。2014年第一屆直轄市長選舉,鄭文燦最終以29281票擊敗吳志揚,而這次南桃園四區,鄭文燦的選票足足比上屆成長了25919票,是勝選的最大關鍵。
中壢平鎮楊梅龍潭四區成勝負關鍵
2016年總統大選,把藍營兩組候選人選票合計後,南桃園四區的藍營選票仍然超過綠營,但差距比起直轄市長選舉時並未擴大。2018年第二屆直轄市長選舉,由於藍營分裂成三組人選,鄭文燦在南桃園四區的選票全面勝出,並以近15萬票的差距連任成功,也成為民進黨縣市長中的超級人氣王。到了2020年總統大選時,蔡英文在南桃園四區的總選票,竟然超過宋楚瑜加上韓國瑜的總票數,而且還贏了16000票,這是南桃園四區的藍綠總票數首次出現逆轉,不能否認這是蔡英文這個客家妹與桃園市政府重視客家族群發展,因而獲得南桃園客家鄉親的認同。
這幾次的選舉結果的軌跡,印證了桃園地方民情的特殊性,桃園市畢竟是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縣市,影響當地選情的因素不只有地域的差異,不只有藍綠的問題,還有宗親會的力量,以及客家鄉親的認同關係。因此,民進黨在考慮市長候選人時,如果僅用網路聲量、媒體知名度這種「台北觀點」的話,恐怕選舉結果會讓人摸不清頭緒。
目前桃園在地已經有多人表達參選意願,媒體還不停炒作空降人選,似乎是隱喻本地人選沒有當選的機會,有如瞎子摸象。雖然國民黨籍的議長邱奕勝基層實力非常強大,又具有南桃園客家族群的身分,被認為非常有機會替國民黨奪回政權,但民進黨也不是無人可以應戰。根據台灣指標民調在2021年9月所做的一份民調,同樣出身南桃園客家族群的民進黨前立委鄭寶清,就以29.3%比25.7%,3.6%的差距,在一對一的對決中贏過邱奕勝,證明只要能獲得客家鄉親的認同,邱奕勝並非不可戰勝。
桃園雖然是六都之一,人口也不斷增加,但結構上還是一個傳統製造業和農業占多數的發展中區域,與大台北那種大都會並不相同,執政者需要更接地氣,才能真正獲得民心。否則,網路聲量強如林智堅,先前也曾傳出有意轉戰桃園,甚至開始到桃園跑行程、試水溫,後來慢慢銷聲匿跡,甚至林市長自己都否認有轉戰桃園的念頭,這恐怕與桃園特殊地方民情有很大的關係。
因此,民進黨的桃園市長人選若空降恐有水土不服之虞,既沒有意義,也缺乏正當性,反之,讓深耕地方人選出線,更加能得到基層民眾的支持,尤其是南桃園關鍵四區客家鄉親的認同,幾乎就已立於不敗之地。
Greenstone Sildenafil even has the same shape as Viagra a rounded diamond shape , but instead of the iconic blue color, it is a white tablet 60mg priligy but except for this old monk, everyone over there disagreed with male over the counter enhancement similar to cialis his idea
purchasing cialis online While they might not kick in as fast, they come in great flavors and can be taken casually while on the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