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副總統今(15)日下午以錄影方式為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第15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第14屆國家磐石關懷獎章贈獎典禮」致詞時表示,政府已經針對因疫情衝擊的內需產業,再度推出「助產業/護勞工」、「減負擔」、「穩金流」等三大振興措施。未來一定會繼續當企業強而有力的後盾,持續強化中小企業的創新轉型,讓中小企業成長茁壯,為臺灣的經濟發展再創榮景。
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2022經濟自由度指數》,臺灣在18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6名,創下歷年最佳成績,這代表政府與民間多年來共同推動經濟自由化改革的努力,已經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
另外,臺灣今年5月出口達420.8億美元,連續23個月正成長;國民平均所得也從2020年的2.8萬美元,提升為2021年的3.3萬美元。所有這些成績,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面對新一波疫情,政府已經針對因疫情衝擊的內需產業,再度推出三大振興措施。包括:
一、「助產業/護勞工」:針對餐飲業、會展、運輸及觀光等產業提供補助。對於減班休息的勞工,也提出「充電再出發訓練」、「安心就業」、「安心即時上工」三大計畫,並將青年就業奬勵延長到明年中。
二、「減負擔」:將國有不動產租金、權利金減收2成,延長到今年年底。
三、「穩金流」:包括對中小企業及非中小企業紓困振興貸款,以及觀光業者與大型藝文業者、演藝團體貸款利息補貼等,都將給予延長。
此外,政府將全力推動數位轉型。行政院除設立「數位發展部」,來加速推動數位發展外,也將努力建構更完善的數位經濟發展環境,培育更多科技護國群山,讓臺灣站穩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的重要戰略位置。
面對「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政府將推動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四大轉型,加速淨零排放發展進程,期盼中小企業總會協助引導中小企業共同響應,透過公私協力,一起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大步前進。